“你好,有你的快递”,这句话的背后,是无数个包裹在数天内完成了几千公里的迁徙之旅。有位大师曾说,电商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,但如果没有快递,那电商永远就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。从无到有的快递行业,如今正好30年。现在的快递业有多发达,只要看一下有多少快递小哥就行,现在每天有450万的快递小哥奔波在路上。30年前少数人的生意,现在成了无数人养家糊口的生计。你可能不知道王卫,但一定知道顺丰。2022年顺丰老板王卫以1450亿的身家成为快递业首富。但另外一家世人熟悉的快递公司申通,背后的故事却比顺丰发家史更加曲折。申通创始人聂腾飞25岁就因车祸意外离世,接过大旗的妻子陈小英一路苦撑才有了今天的申通,但她却被流言蜚语和假新闻包围裹挟至今。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?1992年,19岁的桐庐小伙聂腾飞和16岁的同乡陈小英结婚了。成家之后,这对年轻的小夫妻一起在杭州的一家印染厂上班。90年代初期,伴随着邓公南巡,全国上下从南到北都回荡着市场经济的蓬勃浪潮,杭州很多印染厂的出口贸易也正红火。对于杭州众多的印染厂厂长来说,生意虽好,但也有烦恼,特别是这些出口的生意。工厂在杭州海关报完关后,还需要把报关单送到上海,货物才能从上海港出口。报关单能第二天送到是最好的,货物每在港口多呆一天,多的都是成本。但厂长们烦的是,走邮政的话,从杭州到上海最快也要三天。这事无意中让聂腾飞知道了,为了赶时间,这些印染厂老板甚至愿意出100块请专人送报关单,而杭州往返上海的火车票却只要30块。一天跑一个来回就可以挣70块,聂腾飞心动了,因为他当时一个月工资也才150块。说干就干的聂腾飞辞去了印染厂的工作,他白天在杭州接报关单,傍晚从杭州赶最后一班火车到上海,第二天一早去海关送了报关单后,又立即坐火车回杭州继续接单。到了1993年,陈小英也加入了,夫妻两个拉着印染厂的工友詹际胜,成立了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,专心干起了跨城跑腿,这便是申通快递的前身。与此同时,一个叫王卫的小伙子从父亲那借来10万块钱,在香港九龙和顺德容奇分别注册了顺丰速运公司,专门承接香港与内地之间急件快运。在中国市场经济最活络的珠三角和长三角,一南一北的两个人就这样踏入了同一条河流,也将中国快递的元年定格在了1993年。盛彤和顺丰的业务非常相似,聂腾飞负责把报关单从杭州送到上海,常驻上海的詹际胜负责把单子送到目的地,陈小英则负责打电话联系各公司拉业务。随着业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陈小英拉来自己的哥哥陈德军,聂腾飞也喊来了自己的弟弟聂腾云。抱团发展的盛彤公司不再只做报关单跑腿,而是成了包揽各种包裹的申通快递。到了1995年,聂腾飞的申通已经在上海和浙江立住了脚。但他意识到,如果在全国各地都有申通网点,那发展速度一定会成倍提高。于是他做了两件事,直接为申通接下来的大发展扫清了障碍。首先,他回到自己的老家浙江桐庐县,找来一帮人到申通学习如何收件和派件,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就拉起了一支桐庐快递队伍。然后,聂腾飞推出了申通加盟模式, 愿意做老板的老乡,只要跟申通总部缴纳押金就可以开网点,除了中转派送费和信封面单费外,全部自负盈亏。就这样,一帮桐庐人从杭州奔向各处。成立刚满5年的申通,就已经有了50多个城市网点,成为了长三角的快递巨头。珠三角的王卫同样生意越做越大,靠着加盟顺丰同样把业务扩展到了广东全境。年轻的王卫于是把公司交给经理人打理,过上了天天喝茶、打高尔夫的退休式生活。直到爆发了加盟模式危机。加盟商虽然对外用顺丰的名字但实际上其经营、管理、财务都是自成一摊。一些加盟商用顺丰的品牌给自己招揽业务,各地顺丰的投诉率居高不下,而王卫也逐渐失去了对加盟商的控制力。王卫坐不住了,他决定收回加盟改为直营,但这样这样直接会断送到加盟商的饭碗,王卫因此受到了赤裸裸的生命威胁。而正在一路狂奔的申通也突遭打击,1998年,聂腾飞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意外当场死亡。这位中国快递大王永远留在了自己的25岁。车祸过后,陈小英悲痛欲绝,但她不得不站出,接过丈夫留下的申通摊子。然而这时恶毒的流言蜚语却如同苍蝇一样,开始到处乱飞。聂腾飞的车无缘无故为什么会突然失控?陈小英迅速火化了遗体,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?申通怎么能让这样一个恶毒的女人当家作主?在这些恶意的揣测中,原本快速发展的申通,随着聂腾飞的离去开始分崩离析。1999年,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另起炉灶,创立了韵达快递。2000年,申通财务张小娟与丈夫喻渭蛟一起,创办圆通快递。2002年,陈小英的邻居赖海松挖走了一帮申通骨干,成立了中通快递。中国快递业的“三通一达”的局面正式形成。年轻的陈小英独木难支,好在还有两个男人一直在帮她,一个是他的哥哥陈德军,另一个是聂腾飞的司机奚春阳。陈德军和陈小英是亲兄妹,又很早加入了申通,自然要帮着妹妹把申通做下去。但奚春阳却不同,不断有人在背后议论,他本来是聂腾飞的司机,但为什么聂出车祸,而司机却不在车上?现在聂腾飞走了,他怎么还留下了?丈夫去世,高管离职,人心不稳这些都让陈小英心力交瘁。进入21世纪之后,快递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,同行间的竞争却日益激烈。此时的申通也遇到了跟顺丰当年一样的加盟问题。王卫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和大力气完成了顺丰在全国范围的直营,但陈小英却使用了更中庸的办法——总分两级加盟。原来的承包的城市网点变为“一级加盟商”,快递员可以通过承包城市的一小片区域成为“二级加盟商”,一级加盟商向申通总部交付押金,二级加盟商给一级加盟商交付押金,收入全归他们自己所有。这下捋清了总部与一二级之间权利和责任,相互牵制下,申通的网点逐步稳定下来。直到今天,这套制度依然在快递加盟行业沿用,申通和顺丰分别走出了不同的发展之路。2003年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开始起步。非典的爆发意外促使了国内电商的快递发展,国内电商开始蓬勃发展,快递业由此迎来了飞速成长期。然而第一个吃上淘宝蛋糕的,既不是顺丰也不是申通,而是圆通。当时,邮政的运费价格是22块每单,桐庐帮快递一般是18块左右。虽然淘宝那时刚崛起,但如果快递想跟淘宝合作,马云一口把价格杀到了8块。圆通的喻渭蛟和张小娟咬着牙接下了业务,价格虽低毕竟还是有利可图,接下来淘宝单量开始爆发,圆通一下子冲到了前面。2007年之后,申通、中通、韵达也相继加入淘宝大军。申通和淘宝商家合作之前,一天大约6万票,合作之后,一天可达20万票。2009年,国家颁布《新邮政法》,民营快递公司不再是“黑快递”,只不过此时的快递江湖早已成了红海。淘宝江浙沪包邮的幸福背后,是每件淘宝单只收4元的残酷。2009年,淘宝商城总经理张勇提出借助“光棍节”的噱头,在十一月的传统淡季搞一次大促销,这便是之后著名的“双十一”。而在热闹的促销背后,马云还要求合作的快递公司推出“物流追踪”功能,能够让客户清楚看到自己的包裹从揽收到派送的全动态过程。体验的背后就是成本,当时淘宝件的价格已经很低,还要满足这样的体验,一时间很多快递公司都在犹豫。申通的陈小英却第一个递上了合作协议——申通的淘宝件不仅提供物流跟踪服务,陈小英还开出了两块七每件的超低价。所有的快递同行,一下子惊掉了下巴。2012年,在聂腾飞去世14年之后,陈小英和奚春阳举行了婚礼,曾经的那些流言蜚语并没有让这对新人失去共赴新生活的勇气。明面上陈小英和大哥陈德军是申通的实际控制人,但失去聂腾飞的申通能够在强敌环伺下保持地位,奚春阳自然功不可没。这一年,申通还收购了濒临破产的天天快递,而天天快递的创始人正是当年申通另一个创始人詹际胜,此后奚春阳成为了天天快递的CEO。2012年,淘宝商城改名为天猫,“双11”销售额达到191亿,“爆仓”从快递公司的中转仓,开始传递到派送网点。重压之下的中国快递业也在发生了新的变化。2023年5月,马云牵头搞起了菜鸟网络,在这家全新的公司里,桐庐系的三通一达和顺丰全部入股。很多人认为菜鸟是家快递或者物流公司,但一开始,马云就给菜鸟定了两个要求,第一是24小时之内送货可达;第二是菜鸟的人数不能超过5000人。这也就决定了菜鸟干不了快递,它也不是跟申通顺丰们抢饭碗的。菜鸟其实还有个更高大上的名字——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,换句话说,它更像是一个平台,用互联网基础技术融合整个物流产业的供应链,以此来解决爆仓的问题。此后中国快递行业开始告别过去粗放的管理,开始朝着智能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。有了马云和菜鸟的加持,中国快递行业正式迈入“技术驱动、资本护航”的时代。2016年10月20日,圆通老板喻渭蛟在上交所北塔5楼敲响了圆通上市的钟声。一个星期之后,中通快递在美国纽交所,创下了当年纽交所最大的IPO。12月23日,聂腾云的韵达快递同样借壳上市成功,同样在七天后,申通快递在深交所上市。2017年2月24日,顺丰也正式登陆A股。上市之后的公司,普遍在追求商业效率的同时四平八稳了,基本上没有什么故事可讲。2017年,陈小英和奚春阳以25.5亿的价格,将天天快递转给了苏宁集团,之后奚春阳彻底告别了快递行业。而陈小英的头上却多了两顶“张冠李戴”的帽子。一个是2019年传出陈小英将46%的申通股份卖给了马云,从此彻底退出了申通快递,跟奚春阳过起了低调的富豪生活。但实际上只要会看上市公司的公告,就会发现直到2023年6月,陈小英个人还占2.72%的申通股份,陈小英和陈德军兄妹共同持有32%的股份,仍然是申通的实际控制人。2019年3月,阿里巴巴曾经出资46.65亿元成为申通的战略投资者,持有上市公司14.65%股权。以讹传讹的源头是:2019年8月,申通与阿里巴巴签署《购股权协议》,赋予阿里巴巴或其指定第三方自2019年12月28日起三年内购买上市公司股权的权利,总行权价格为99.82亿元,对应每股20.80元。全部行权后,阿里巴巴将持有申通46%股权,成为其第一大股东。但实际上,阿里巴巴只是在2020年9月后出资33亿元,按每股20.8元的价格增持申通10.35%股权到25%。从头到尾,阿里巴巴和马云都没有拿下过申通快递,陈小英更没有套现离场。第二个关于陈小英的假新闻就更离谱。现在只要在网络搜索陈小英,一定会刷到“离开申通的陈小英开始二次创业,并且成功通过雨伞又赚到了两百亿”这样的新闻。要知道作为占据国内伞业市场份额80%的杭州天堂伞,一年销售才20多个亿。所以笔者很好奇陈小英到底是做了什么牌子的雨伞竟然这么挣钱。但所有的新闻资讯都没有提到两百亿的雨伞到底是什么牌子,直到笔者顺藤摸瓜后,才发现这个福建漳州的同名陈小英大概率是所有假新闻的源头。2002年1月就成立了福建漳州英松渔具厂法人代表陈小英,就这样被“张冠李戴”了。而通过天眼查查询,与陈小英相关的40家公司也没有一家从事雨伞经营业务。哪个创业者没有故事,所有人都希望能自己创业成功,财富自由。但像陈小英这样的没有常识、以讹传讹的假新闻却一抓一大把,正说明一点——有意蠢的糊涂人毕竟少,故意坏的人特别多。还有人发帖说,如果聂腾飞活着,今天的快递江湖又会如何如何?这不仅也是对亡者的消遣,也是对陈小英的恶意。聂腾飞创办了申通快递,却在最好的年纪不幸离世,这本就是不幸,陈小英能站出来,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领申通快递持续发展,已是非常了不起并值得钦佩的事情。这世上没有如果,活在当下才是真。 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